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08篇
  免费   168篇
  国内免费   136篇
电工技术   69篇
综合类   179篇
化学工业   81篇
金属工艺   88篇
机械仪表   37篇
建筑科学   549篇
矿业工程   188篇
能源动力   56篇
轻工业   10篇
水利工程   128篇
石油天然气   714篇
武器工业   8篇
无线电   126篇
一般工业技术   101篇
冶金工业   20篇
原子能技术   6篇
自动化技术   5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77篇
  2021年   80篇
  2020年   68篇
  2019年   63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73篇
  2015年   85篇
  2014年   146篇
  2013年   93篇
  2012年   170篇
  2011年   175篇
  2010年   132篇
  2009年   133篇
  2008年   108篇
  2007年   139篇
  2006年   133篇
  2005年   92篇
  2004年   102篇
  2003年   95篇
  2002年   63篇
  2001年   69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利用海拉尔潜山油藏开发过程中取到的大量动、静态资料,系统地论证了油气沿不整合面、断层和砂体运移的规律性,明确了油气运移优势通道的控制因素.油气运移的优势通道是构成含油气系统理论研究中输导体系的最基本通道,优势通道的确定,填补了成藏体系研究方面输导体系中断层、连通砂体和不整合面等最基本通道的控制因素研究的空白,为应用流体势理论定量描述油气运移路径和优选含油富集区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2.
大民屯凹陷潜山古地貌是基底块断差异升降和风化剥蚀共同作用的结果,它不但控制着潜山残留地层的分布,也影响了上覆房身泡组和沙四段地层的分布。在详细分析潜山地层接触关系的基础上,应用房身泡组和沙四段地层厚度构成及地震资料预测,其存在4类参数组合:Ⅰ类组合反映潜山古地形隆起区,出露岩性为太古界变质岩;Ⅱ类组合反映潜山古地形洼陷区,出露岩性为中生界砂、砾岩;Ⅲ、Ⅳ类组合则反映潜山古地形斜坡带,出露岩性为元古界碳酸盐岩。平面上Ⅰ、Ⅲ、Ⅳ类组合的分布区为储集层发育的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83.
埋地钢质管道腐蚀状况的监测及评价是保障油田管道安全运行的重要内容。文章从平台的选择和开发技术、管理模式及数据组织、数据采集策略、管道腐蚀状况的数据分析及评价等方面介绍了华北油田埋地钢质管道的腐蚀监测及评价软件系统的建立过程,该软件系统在华北油田采油二厂得到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4.
银根—额济纳旗盆地与二连盆地石油地质特征比较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银根—额济纳旗盆地与二连盆地的中生代地层、区域地质构造、岩浆活动、烃源岩、储层、油气成藏特征、油气分布规律及深部地壳构造等的研究,表明两盆地的区域地质及石油地质特征具有相似性。但二连盆地下白垩统储层的孔隙度和渗透率比银根—额济纳旗盆地要好得多。提出了银根—额济纳旗盆地的下一步勘探方向:在东部,以岩性、地层、古潜山(火山岩或花岗岩)油藏为主;在西部,以侏罗系、下白垩统及古潜山(前中生界花岗岩)油藏为主。  相似文献   
85.
印支-燕山运动对大港探区古潜山形成的控制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三维地震勘探及钻井资料,系统研究了古生界、中生界残留地层分布及基岩断裂体系,重构了晚三叠世-早白垩世期间的古构造格架。根据古构造样式及演化的研究,明确大港探区基底构造经历了印支-早燕山阶段的逆冲褶皱和差异隆升、燕山运动中期拉分断陷两大演化阶段。探区内古潜山圈闭形成与分布受控于上述古构造演化,印支-燕山运动构造变形对古潜山发育的影响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1印支-早燕山期古构造背景控制潜山类型的有序分布,形成古地貌残丘潜山、断块-地貌潜山以及构造变形潜山,并表现出与古近纪盆地结构反转分布的特点;2潜山内幕圈闭样式与裂缝型储层发育则受古构造变形体系控制,古隆起与古斜坡区古逆冲及走滑构造控圈闭特点明显;3印支-燕山构造运动控制古生界差异剥蚀,跷跷板反转的古斜坡区发育内幕隐蔽型潜山圈闭。中生代印支-燕山运动决定和影响了大港探区古潜山的油气类型和分布,综合考虑构造和石油地质因素,大港探区中、低位序古地貌残丘潜山和内幕隐蔽型潜山勘探潜力较大,而远离生烃灶的高位序断块潜山油气保存条件差、潜力最小。  相似文献   
86.
在大庆外围埋藏浅、储层温度低的朝98区块葡萄花储层水平井的压裂改造中,如何实现压裂液在30℃储层中压后破胶并快速返排,是确保施工成功和提高压后效果的关键。室内研制了由0.6%稠化剂SG、1%岩石稳定剂CYDF、0.3%高效助排剂JX-YL、0.2%三元破胶剂、3%硼砂交联剂组成的超低温压裂液体系。在30℃、170s-1下,压裂液冻胶剪切5 min后的黏度基本稳定,约为140 mPa.s,抗剪切性较好。该压裂液破胶快速、彻底,30℃破胶4 h后的黏度为3.5 mPa.s。JX-YL减小了压裂液的滤失,降低了储层伤害。加入JX-YL后,压裂液滤失量比未加JX-YL的减少17.2%。压裂液具有配制方便、破胶性能良好的特点。在8口超浅层水平井开展现场压裂试验,应用效果良好,满足低温井(浅井)油层水平井压裂改造的需要。图3表4参8  相似文献   
87.
辽河盆地静北潜山油藏裂缝发育规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岩心描述和三维有限元数值模拟,对静北潜山油藏裂缝的分布特征和发育规律进行了研究.该潜山主要发育北东、北西向系统裂缝和呈网状分布的非系统裂缝.前者是区内油气的主要渗流通道,具有与正断层相一致的分布样式;后者是主要的储集空间.裂缝的平均分数维D值1.44,连通性好,夹层中裂缝也较发育,该油藏整体上表现为块状特征.裂缝发育带呈北西西向展布,其发育程度受岩性、层厚和断层等因素控制.  相似文献   
88.
塔中西北部奥陶系碳酸盐岩埋藏溶蚀作用   总被引:34,自引:5,他引:34  
对塔中西北部奥陶系碳酸盐岩埋藏溶蚀发育的地质背景、充填矿物(岩石)学-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研究,埋藏溶蚀作用在碳酸盐岩储层发育中有重要作用。塔中西北部多期次构造活动和中-晚二叠世为主的岩浆—热液活动是埋藏溶蚀产生的基本条件;深埋或热液作用是以黄铁矿、绿泥石、石英、铁方解石、萤石等标型矿物和具有能发出明亮桔黄色光的富锰贫铁方解石胶结物、生长环带、铁白云石溶蚀等特征。方解石充填物中富含铁、锰、镁、锶等元素,δ18OPDB平均值为-6.6‰ ,δ13CPDB平均值为-2.0‰;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为115~130℃和170~210℃,盐度为5%~7%/、8%~9%和12%~13% ,反映了埋藏成岩作用中有深部流体或循环流体参与。  相似文献   
89.
济阳坳陷下古生界潜山内幕油气藏勘探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针对济阳坳陷下古生界以凤山一冶里亮甲山组为主的潜山内幕油气藏勘探的实际情况,从油源、储层、油气运移通道、配置关系及压力平衡等角度对潜山内幕油气藏成藏条件进行了分析。认为,对该套地层应在充分考虑潜山的地质结构、沉积体系、油气生排时期的压力以及生油层和储集层的埋深关系等基础上,有目的地进行勘探。  相似文献   
90.
渤海海域沙西北地区潜山油源及成藏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合地质与地球化学方法,探讨了渤海海域沙西北地区潜山的油气来源及成藏特征。生物标志物参数表明沙西北地区已发现的原油位于沙河街组。曹妃甸2-1油田的潜山储层岩性为碳酸盐岩,潜山的原油具有高的伽马蜡烷指数(G/H)以及相对低4-甲基甾烷参数(4MSI),具有相对轻的正构烷烃碳同位素值(整体轻于-29‰),主要为沙河街组一段(沙一段)的油源。曹妃甸1-6油田为花岗岩潜山储层,潜山的原油具有相对高的4MSI(>0.4),正构烷烃的碳同位素值偏重(重于-29%),可能指示着以沙三为主的油源。曹妃甸2-1潜山直接披覆沙一段,沙一段源岩生成的原油可近距离充注至潜山储层中,为披覆式的源储对接成藏模式。曹妃甸1-6油田上覆为东营组,其丰度与热演化程度低,主要作盖层。歧口凹陷的原油侧向通过砂体运移侧向充注至曹妃甸1-6潜山圈闭中,表现为侧向砂体输导油气成藏特征。通过岩心观察和铸体薄片实验分析了CFD2-1-2井潜山风化壳结构特征,揭示了沙西北地区潜山风化壳结构可能不具备侧向长距离输导油气的能力,与潜山直接披覆接触的有效烃源岩或者发育沟通源储的砂体是潜山油气成藏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